國際電信聯盟(ITU)Study Group 13(SG 13)發布最新物聯網(IOT)標準–ITU-T Y.2060及ITU-T Y.2061,前者對環境變遷下的物聯網重新進行定義,後者則提出以機器為導向的下一代通訊應用網路必備的功能性要求,以協助供應鏈廠商提早規畫物聯網的布局策略。
國際電信聯盟表示,ITU-T Y.2060不但澄清物聯網的概念和應用範圍、介紹物聯網的基礎特徵和高階要求,且詳細描述物聯網的相關經營模式。此外,該標準附有一份具高參考價值的附錄,特別探討物聯網的生態系統和未來商業型態的構成模式。
另一方面,ITU-T Y.2061標準也針對下一代的網路(NGN)環境,提供機器為導向(MOC)應用,NGN透過擴增網路和裝置能力可支援MOC應用,並可利用附錄了解MOC應用在NGN環境的研究。
此外,SG 13小組也針對分散服務網路的功能性架構標準,制定ITU-T Y.2080;並通過其他十四項新標準,其中ITU-T Y.2069針對物聯網有具體的定義和解釋;Y.2705標準,則對能源電信服務(ETS)互通提出最低限度的安全性要求;Y.2027制定多元連結的功能性架構;而Y.2063則為物聯網架構進行說明。
國際電信聯盟指出,該聯盟會員對物聯網的定義已達成共識,並認為其是現今資訊社會的基礎架構,係透過既有和持續演進的可互通資通訊技術,將實體和虛擬物件互連,以實現先進的服務。
從廣泛的層面而言,物聯網可視為是科技與社會的緊密連結,透過辨識、資料攫取、運算和通訊能力的開發,讓物件提供各類應用服務,同時合乎安全和隱私要求。